羊城晚报报道,记者李焕坤与高焓采访得知,7月3日,广东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以及广州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共同承办的“铭记英雄——飞虎队在广东”历史图片展(广州站)的开幕式和广东省首批飞虎队友谊学校的授牌仪式,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隆重举行。展览将持续至8月10日。
飞虎队,亦称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由陈纳德将军于1941年领导创建。在支援我国作战的过程中,约有2600名美国飞虎队成员英勇牺牲,另有408名队员尚未找到,他们依然名列失踪名单。在营救这些队员的过程中,众多中国人民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本次展览以“同盟抗敌”、“并肩作战”、“生死营救”和“抗战胜利”为主线,运用107幅珍贵的历史照片、10件实物展品以及258册关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主题的书籍,生动展现了中美两国军民共同抗击日寇的“飞虎”,以及他们在烽火岁月里所建立的深厚友谊。
本次展览着重展现了广东在飞虎队历史中的非凡作用:超过1400名来自广东台山的美国籍青年弃文从武,投身飞虎队,回国参与战斗;1944年,以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为核心的广东军民成功解救了飞虎队成员,并与美军太平洋战区司令部在海上共同抗击日军。
广州市华侨历史学会会长林干指出,飞虎队里的多数飞行员都是来自广东的华人,他们与广东地区有着深厚的血缘关系。广东被誉为侨乡,当地人民在飞虎队的战斗中,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援。
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杰夫·格林在接受采访时特别强调了东江纵队的卓越贡献,他指出,这支由中国共产党指挥的抗日武装,不仅在广州和香港地区英勇抵抗日本侵略者,而且在战斗中屡次成功拯救了因攻击香港及珠三角地区的日军军舰而遭遇不测的飞虎队成员,并将他们安全地转移到了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