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报道《年轻人的新职业》即将展开。我们来看看记录婚礼的不同方法:有的人用相机捕捉那些珍贵的瞬间,有的人则将婚礼仪式拍摄成一部微电影。随着个性化婚礼的流行,一种名为“婚礼绘画师”的新兴职业也应运而生,他们拿起画笔,细腻地描绘婚礼的每一个细节和氛围。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摒弃了“标准化幸福”的范式,这种看似简单却充满诚意的记录方法或许正逐渐成为新一代年轻人对浪漫情感的一种全新诠释。
上午11点50分,新人缓缓步入婚礼现场,此时,在场地的一隅,画家常婕正用钛白色颜料细致描绘着新娘头纱轻盈飘扬的曲线。常婕今年25岁,2023年大学毕业后,在一次偶然的网络浏览中,她邂逅了“婚礼绘画师”这一独特的职业。
婚礼画师常婕表示,起初这项活动在国外由一些网络红人博主发起,我觉得这种做法挺有趣的。既能亲历他人喜悦的时刻,又能展示自己的才能,我认为这确实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自我推销”屡屡遭拒 免费绘画迎来转折
常婕,一位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对灵活的工作时间和丰厚的薪酬情有独钟,更被婚礼现场那种让人心情愉悦的氛围所吸引。因此,她心中萌生了一个念头——不妨尝试一下。起初,每当她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到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新人,她便会主动与准新娘取得联系,试图推销自己的服务。然而,她的热情洋溢的“自我推荐”却屡屡遭遇拒绝。
婚礼绘画师常婕表示,接到第一个订单确实不易。多数时候,我的信息如同石沉大海,无人问津。原因在于,人们普遍认为既然我已经有了婚礼摄像师,便无需再聘请婚礼画师。然而,幸运的是,在这二三十条信息中,我还是抓住了一个机会,并完成了我的第一场婚礼绘画任务。
弥补“缺席”的遗憾 整合整场的浪漫
这场婚礼的画作,常婕是通过不收取任何费用的方式获得的。即便需要承担路途和材料的开销,她还是选择在积累经验的同时,反思自己为何会被拒绝——婚礼画师与摄像师之间究竟有何区别?在不断的实践中,对于一些新人的特别要求,她逐渐发现了一些线索。
婚礼画师常婕表示,她曾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人希望将已故的长者描绘成小天使的形象,并提前提供照片;还有宠物无法到场的情况,这些人视宠物为家庭成员,因此要求她在现场作画时将宠物加入其中。
在作品中融入无法亲临现场的亲人,以弥补那份遗憾的同时,常婕指出,她所描绘的并非仅仅是亲吻或拥抱的某一瞬间,而是将婚礼的欢愉全部汇聚于一幅画作之中,直接呈现给新人。为此,婚礼绘画师不仅要迅速作画,还需细致观察新人的情绪、宾客的反应,甚至在创作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只有这样,客户每次看到这幅画,才会想起婚礼一整天的美好。
婚礼现场极限挑战 4小时定格幸福瞬间
婚礼临近前的一个月,常婕便会主动与新人保持联系,详尽地掌握婚礼的格调与现场状况,同时,她在交流中深入体会新人的独特需求。在婚礼当天,她还会提前两三个小时抵达现场,细致观察布置与光线。在婚礼进行的三到四个小时内,对常婕而言,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尤为宝贵。
婚礼画师常婕表示,这幅作品采用布面丙烯材质,考虑到今日婚礼仪式时间紧凑,我们必须迅速完成画作。丙烯的快速干燥特性恰好适合这种场合。待新人到来时,我们需迅速捕捉他们的动态,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现场作画的挑战远不止这些。她需要在喧闹的环境中保持心神专注,面对天气的突变,还要安抚那些好奇围观的小朋友。常婕常常半开玩笑地说,她已经练就了应对各种干扰的超能力。
婚礼画师常婕表示,在婚礼前期,心理承受能力是关键,若被人围观可能会感到些许紧张。然而,随着经验的积累,她已经能够较好地应对。在此之前,她曾面临过一些室内场景的绘画任务,那里的灯光较为昏暗,对色彩的把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较之下,今天的户外光线条件更佳,但大风也给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创新材料 让特殊意义的物品直接出现
目前,常婕无需在社交网络平台上搜寻客户,她已经与本地婚礼策划机构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众多情侣渴望在婚礼仪式中融入婚礼绘画体验,因此常婕的订单络绎不绝,以至于有时难以满足需求。
面对络绎不绝的订单,常婕也在积极思考着新的创作途径。在接下来的计划中,她打算尝试运用多样化的材料进行绘画创作。她希冀在作品中融入婚礼中那些富有意义的物品,例如一枚戒指。
婚礼绘画师常婕表示,她相信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艺术工作者投身这一领域,使得婚礼绘画不再局限于我们目前所见的传统画面,而是展现出更多样化的艺术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