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早上8点,湖北省正式发布了2025年普通高考各科目、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各科目以及技能高考文化综合科目的考试成绩。同日午后,九派新闻对中山大学在湖北的招生负责人马波进行了专访,旨在深入了解该大学在湖北的招生方针。
马波表示,在本科生教育领域,中山大学秉持“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原则,将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致力于实施“强化基础、推动学科交叉、尊重学生意愿、追求卓越教学”的教育理念。这一理念中,尊重学生的选择与转专业政策紧密相连,即学生有意愿学习什么,学校就尽力提供相应的学习机会,这对广大考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便利。
他还提到,2025年中山大学在湖北增设了若干个双学位专业供考生挑选。在中山大学,修读一个专业通常需要积累150个学分,然而在这种双学位的项目中,学生通常只需完成175至180个学分。换算下来,相较于修读单一学位的考生,他们只需多付出六分之一至五分之一的努力,就能获得两个学位。因此,这些双学位项目在性价比和实际效益上都是非常优越和划算的。”其称。
公开信息表明,孙中山先生在1924年亲自创立了中山大学。时至今日,这所中山大学是由1952年院校重组后分离出的中山大学与中山医科大学在2001年10月合并而成的。在党的有力领导和国家的坚定支持下,教育部、广东省以及广州、深圳、珠海等地政府给予了深切关怀与大力协助,中山大学秉持着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教育理念,正努力推进,以加快步伐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
中山大学风景。图/中山大学官方公众号
对话中山大学湖北招生组组长马波。
【1】不同校区学生拿到的毕业证学位证一致
九派新闻:请简单介绍一下中山大学的基本情况。
马波提到,中山大学已深入“粤港澳大湾区”的三大核心城市,即广州、深圳和珠海,并构建了三个校区与五个校园协同发展的教育体系。目前,我校设有约70个院系,并拥有十家直属附属医院。此外,我校在香港设立了内地高校中首个综合性研究机构,未来该机构将培养研究生。
中山大学在大湾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智力支柱与创新动力角色。该学府在国内众多高校中,综合实力位居前八,更是跻身世界顶尖学府行列,位列全球百强。
在本科教育阶段,我校秉持“学生成长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将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严格执行“强化基础、推动学科交叉、尊重学生自主选择、追求卓越教学”的十六字方针,持续推动跨学科学习、研究型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以及国际化教育的发展,致力于培育具有卓越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在这一理念下,尊重个人选择与高考招生政策及转专业政策紧密相连;学生渴望学习的内容,我们应尽可能满足,这对广大考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友好待遇。
九派新闻:不同校区拿到的毕业证、学位证是一样的吗?
马波表示,尽管我们拥有多个校区,具体来说有三个校区和五个校园,但在招生过程中,我们采用的是统一的招生代码。这意味着所有就读于中山大学的学生都能均等地获得教育资源,并且持有相同的毕业证和学位证。大一新生统一在广州的康乐园校区学习,而从大二开始,学生将根据其在高考中报考的专业分配到相应的校区继续学习。
我们的各个校区均由一位校长统一领导,在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上,校区名称并未出现,学院名称同样不见踪影,仅展示了专业名称。以数学专业学生为例,其毕业证书上便会标注为“中山大学数学专业毕业”。
九派新闻:今年的招生政策是怎样的?
马波表示,今年在招生录取环节,学校将继续沿用过去几年形成的有效做法,依照各院系及专业进行招生,学生在被录取的同时,其所属院系也已明确。
在普通本科录取环节,该校推行了一项旨在满足学生专业意愿的招生举措,具体为“零调剂、不退档、认可加分、无级差”原则;若学生填报的专业志愿已满,则不会安排至未填报的专业;只要政审和体检通过,且专业志愿填报齐全,或者同意调剂,便不会遭遇退档处理;此外,学校还会承认学生的政策性加分;在专业录取上,不设级差,力求最大程度地实现学生的专业选择。
中山大学本科招生计划。图/受访者供图
【2】2025年在湖北新增多个专业和班级
九派新闻:学校的特色专业和王牌专业是?
马波表示,从历史角度来看,中山大学在文科、理科和医学领域具有显著优势。近年来,学校还特别加强了新工科的建设,尤其是以计算机科学、微电子技术和电子通信等学科为先锋。
九派新闻报道,2025年,中山大学在湖北省增设了若干新专业及班级,供学生们挑选。
马波提到,中山大学今年增设了十个“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其中三个项目专门针对湖北地区的学生开放招生。
该项目是金融学与计算机科学相结合的双学位课程,由岭南学院负责主办,享有极高的国内声誉。此外,它将两个优势专业——金融学和计算机科学——进行深度融合。
在湖北地区开设的第二个双学位课程涉及物理学与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领域。此举主要是为了满足大湾区地方政府对人才的需求,学生毕业后将同时获得理学和工学两个学位。而第三个双学位项目则是法学与英语的结合。
中山大学攻读单一专业通常需修满150学分,然而参与双学位项目,学生只需修得175至180学分。换算下来,相较于普通学位,学生需多投入约六分之一至五分之一的努力,即可获得两个学位。因此,这些双学位项目在性价比和划算度方面颇具优势。
除了双学位专业以外,我们还有一些创新班可以供同学们选择。
九派新闻:有哪些创新班可以选择?
马波提到,今年公共卫生学院设立了一个名为“病原微生物与生物安全创新班”的项目,该班位于深圳校区,旨在满足深圳市政府对预防医学和生物制药产业的人才需求;同时,物理与天文学院也开设了“基础物理与天文学术新星培养实验班”,并针对湖北考生进行招生,该实验班致力于培养物理学和天文学领域的科研人才。今年,经济学领域增设了数字经济学的专业分支,旨在培育那些既能在大企业任职,又具备经济学知识和数字产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除了具备强大的师资力量和实施小班化教学,创新班的核心优势在于实现全体学生的保研机会,这一特点对于众多考生及其家长来说,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3】大学期间申请转专业次数不限
九派新闻:双学位和创新班的学生可以转专业吗?
马波提到,攻读双学位的学生若感觉课程负担过重,转出并非难事。然而,目前双学位项目暂不接受新生加入。至于创新班,其招生政策则有所不同,由于班级人数限制,每个班通常仅有15至20名学生。一旦有学生退出,便有机会接纳外部学生转入。
九派新闻:其他学生的转专业政策是怎样的?
马波提到,中大新生在入学后,依然享有二次选拔、专业转换以及辅修等多样化的学习途径。全校各院系均设有跨学科学习的课程,旨在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自主学习领域。
2025年,中山大学的新生二次专业选拔涵盖了约二十个专业,提供超过四百个名额,与2024年相比,专业种类和总名额都实现了显著增长。选拔机制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学生可选择的范围更广,机遇也随之增多。在军训阶段,学生便有机会报名参与专业遴选,朝着自己心仪的专业迈进。
转专业政策同样具有很高的灵活性。该制度允许学生无门槛转出,且各学院接收转专业学生的比例上限为30%,学生可跨校区、跨学科、跨院系进行转专业,全校各院系均对转专业学生持开放态度。据数据统计,近两年全校转专业成功率高达近六成。从大一至大四均可提出申请,每年有1次转专业机会,在大学期间,申请转专业的次数并无限制。
九派新闻记者 李韵聪 周雨禾
编辑 王佳箐 肖洁